产品中心
PRODUCTS CNTER浓缩消泡剂的特点高活性成分:有效物质(如有机硅、聚醚、矿物油等)占比高,通常为普通消泡剂的2~5倍浓度。少量添加即可快速破泡,降低使用成本。高效抑泡:通过延缓泡沫再生速度,实现长效抑泡,减少补加频率。广谱适应性:适用于水性、油性、酸性、碱性等多种体系(如水处理、化工、食品、纺织等)。经济性:运输和存储成本更低(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大规模使用。
相关文章
ARTICLES消泡剂是一种高活性、高浓度的消泡剂,通常通过优化配方设计,提升有效成分含量,减少无效载体或溶剂的占比,从而在更低添加量下实现高效消泡和抑泡效果。以下是关于消泡剂的详细介绍:
高活性成分:
有效物质(如有机硅、聚醚、矿物油等)占比高,通常为普通消泡剂的2~5倍浓度。
少量添加即可快速破泡,降低使用成本。
高效抑泡:
通过延缓泡沫再生速度,实现长效抑泡,减少补加频率。
广谱适应性:
适用于水性、油性、酸性、碱性等多种体系(如水处理、化工、食品、纺织等)。
经济性:
运输和存储成本更低(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大规模使用。
成分:高粘度硅油、疏水二氧化硅、乳化剂。
特点:
消泡速度快,抑泡时间长。
耐温性好(适用温度 -50℃~200℃)。
适用于油性体系、高温高压环境(如润滑油、石油加工)。
局限性:疏水性强,需复配亲水成分才能用于水性体系。
成分: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共聚物。
特点:
亲水性佳,易分散于水相。
耐碱、耐电解质,适合污水处理、纺织印染、金属清洗等场景。
可耐受高温(<120℃)。
局限性:消泡效率略低于有机硅,需复配提升效果。
成分:有机硅+聚醚+乳化剂+载体油(如石蜡油)。
特点:
结合硅类高效消泡和聚醚类抑泡能力,适用性更广。
可通过调整复配比例定制专用配方(如食品级、高温级)。
工业水处理:
活性污泥、循环水系统、废水处理中快速消除泡沫,防止溢流。
推荐类型:聚醚类或复配型(耐菌渣、高pH环境)。
化工生产:
强酸/强碱反应釜、电镀液、油墨涂料中抑制泡沫。
推荐类型:有机硅改性聚醚或氟硅类(耐化学腐蚀)。
食品与医药:
发酵罐、乳制品加工、饮料灌装中消泡,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推荐类型:食品级聚醚或硅醚(如FDA认证产品)。
纺织印染:
高温染色、皂洗工序中抑泡,防止色斑和织物缺陷。
推荐类型:耐高温聚醚类或硅聚醚复配产品。
直接添加比例:
浓缩消泡剂:通常为体系的 0.01%~0.5%(具体因场景而异)。
例:污水处理中添加0.1%~0.3%,油性体系添加0.5%~2%。
稀释使用:
将消泡剂按1:5~1:20比例稀释后喷洒或滴加,避免局部过量。
注意:稀释时需搅拌均匀,防止分层。
持续抑泡:
在连续生产中,通过计量泵定量注入,维持消泡剂浓度。
根据体系性质选择:
水性体系:优先聚醚类或复配型(如有机硅+聚醚)。
油性/高温体系:选择有机硅或硅改性聚醚。
食品/医药:需符合食品级或医用级认证(如GB 29208、FDA)。
兼容性测试:
使用前需验证消泡剂与体系的相容性(是否分层、析出或反应)。
存储与安全:
密封避光保存,远离火源(部分含有机硅或醇类成分易燃)。
工业级产品需穿戴防护装备,食品级需符合卫生标准。
类型 | 消泡剂 | 普通消泡剂 |
---|---|---|
有效成分浓度 | 高(>50%) | 低(10%~30%) |
添加量 | 少(0.01%~0.5%) | 多(0.1%~2%) |
抑泡时间 | 长(可持续数小时) | 短(需频繁补加) |
经济性 | 初期成本高,长期更省 | 初期成本低,长期用量大 |
适用场景 | 高泡沫、难消泡体系 | 普通泡沫问题 |
消泡剂通过高活性成分和优化配方,在降低用量的同时提升消泡抑泡效率,适合复杂或高负荷的工业场景。选型时需结合体系性质、环保要求及成本综合考量,并通过小试验证效果。如需具体配方或技术支持,可咨询消泡剂供应商定制化方案。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