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S CNTER消泡剂改性聚醚使用比例影响比例的关键因素发泡体系性质:极性:水性体系(如水处理、洗涤)需亲水性强的改性聚醚;油性体系(如润滑油)需疏水性强的聚醚。pH值:强酸/碱环境需选择耐酸碱的改性聚醚(如含氨基或环氧基团)。温度:高温环境(>100℃)需耐高温聚醚(如全氟聚醚或硅改性聚醚)。
相关文章
ARTICLES消泡剂改性聚醚使用比例
在工业应用中,改性聚醚类消泡剂的使用比例需根据具体场景、体系性质和消泡需求调整。以下是关键信息和建议:
直接添加比例(相对于总体系):
水性体系:0.01%~0.5%(如污水处理、乳液聚合、纺织印染)。
油性体系:0.1%~1%(如润滑油、石油加工、涂料)。
高泡体系(如发酵、强机械搅拌):可能需要提高至0.5%~2%。
复配消泡剂中的比例(针对复合配方):
改性聚醚 + 有机硅:聚醚占比30%~70%,硅油占比30%~70%(根据消泡速度与抑泡时间平衡)。
改性聚醚 + 乳化剂:聚醚占比60%~90%,乳化剂(如Span/Tween)占比10%~40%。
发泡体系性质:
极性:水性体系(如水处理、洗涤)需亲水性强的改性聚醚;油性体系(如润滑油)需疏水性强的聚醚。
pH值:强酸/碱环境需选择耐酸碱的改性聚醚(如含氨基或环氧基团)。
温度:高温环境(>100℃)需耐高温聚醚(如全氟聚醚或硅改性聚醚)。
消泡需求:
快速消泡:提高有机硅或改性硅聚醚比例。
长效抑泡:增加聚醚含量(尤其是分子量较高的聚醚)。
成本控制:
改性聚醚成本低于纯有机硅,可复配降低成本,同时保持性能。
水性通用型消泡剂:
改性聚醚(亲水型):50%
有机硅乳液(疏水型):30%
乳化剂(Span-60):10%
增稠剂(甲基纤维素):5%
适用场景:水处理、洗涤、纺织印染。
高温油性消泡剂:
改性硅聚醚(耐200℃):60%
石蜡油(高闪点):20%
疏水二氧化硅:15%
抗氧剂:5%
适用场景:石油加工、高温润滑油。
小试验证:
从低剂量开始(如0.05%),逐步增加至消泡效果达标。
观察消泡速度、抑泡时间及体系相容性(是否分层、析出)。
动态调整:
在连续生产中,根据泡沫产生速率调整添加频率(如间歇滴加或定量泵送)。
兼容性测试:
检查消泡剂与体系内其他成分(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是否反应。
安全环保:
食品/医药行业需选择食品级或医用级改性聚醚(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共聚物)。
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残留或污染(如水处理排放需符合环保标准)。
存储稳定性:
未使用的消泡剂应密封避光保存,防止乳化剂失效或成分分层。
行业 | 改性聚醚添加比例 | 配套成分 | 作用 |
---|---|---|---|
污水处理 | 0.1%~0.3% | 有机硅乳液、疏水二氧化硅 | 快速消泡+抑泡 |
纺织印染(高温) | 0.5%~1% | 硅改性聚醚、耐高温乳化剂 | 耐120℃以上,防染色疵点 |
石油钻井 | 0.5%~2% | 石蜡油、氟硅氧烷 | 抑制泥浆泡沫,防止井喷 |
食品发酵 | 0.05%~0.2% | 食品级聚醚、甘油酯 | 安全抑泡,不影响菌种活性 |
直接添加:从0.01%开始试验,逐步调整至有效剂量。
复配配方:根据消泡速度、抑泡时间、成本综合设计比例。
核心原则:少量多次、动态调整,兼顾性能与经济性。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