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杀菌灭藻剂使用方法

杀菌灭藻剂使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5-08-02点击次数:56

一、药剂选型原则

1. 按功能分类选择

类型适用场景核心优势典型成分示例
氧化性杀菌剂快速杀灭水中游离微生物广谱高效、无残留抗药性含氯化合物(次氯酸钠/钙)、二氧化氯
非氧化性杀菌剂穿透生物膜、剥离粘泥长效抑菌、对金属腐蚀性低季铵盐类、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溴硝丙烯复合物
粘泥剥离剂清除管道内附着的生物粘泥瓦解有机基质、释放被包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复合配方

2. 组合策略建议

  • 基础组合:非氧化性杀菌剂(日常防控) + 氧化性杀菌剂(冲击处理)

  • 强化组合:粘泥剥离剂(季度深度处理) + 非氧化性杀菌剂(协同增效)


二、标准化使用方案

1. 常规预防性投加

  • 频率:每周1次(非氧化性杀菌剂);每月1次(氧化性杀菌剂轮换)

  • 剂量

    • 非氧化性杀菌剂:50~100 ppm(以有效成分计)

    • 氧化性杀菌剂:0.3~0.5 ppm(余氯控制<1ppm)

  • 操作要点

    • 稀释后通过计量泵连续投加,持续时间≥4小时;

    • 投加后保持系统循环24小时,避免死角残留;

    • 排水前需进行残渣过滤(使用100目以上滤网)。

2. 冲击式处理(应急/重度污染)

  • 触发条件:水质浑浊发臭、挂片生物膜厚度>1mm、异养菌数>1×10⁶ CFU/mL

  • 执行方案

    阶段药剂类型剂量持续时间操作要求
    第1天氧化性杀菌剂1~2 ppm≥6小时维持ORP>600mV
    第2天非氧化性杀菌剂200~300ppm≥4小时同步投加粘泥剥离剂
    第3天补加非氧化性杀菌剂100ppm≥2小时排空清洗至水质澄清

3. 季节性调整方案

季节风险特征应对措施
夏季水温高、微生物繁殖快增加杀菌频率至每周2次;冲击处理时延长接触时间至8小时
冬季低温导致药剂活性下降改用低温适应性强的季铵盐类;投加前预热药剂至15℃以上
梅雨季湿度大易引发真菌爆发增加非氧化性杀菌剂中抗真菌成分比例;加强通风管道除湿

三、关键操作规范

1. 投加前准备

  • ✅ 确认系统已完成排污和补水,水质浊度<5 NTU;

  • ✅ 校准加药设备的流量控制器,误差范围±5%;

  • ✅ 佩戴防护装备(橡胶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

2. 投加过程控制

  • 🚫 严禁将不同药剂直接混合投加(尤其氯系与酸性物质);

  • 🌡️ 采用多点投加以保证均匀分布,优先注入循环泵入口;

  • 📊 根据系统容积计算理论加药量,公式:G=C×V×K(G=加药量,C=目标浓度,V=系统水量,K=富余系数取1.2)。

3. 后处理要求

  • 🚰 投加完成后至少循环24小时方可排污;

  • 🧼 排放污水需经絮凝沉淀处理(PAC/PAM联用),上清液检测合格后方可外排;

  • 🔄 更换全新滤袋后恢复系统运行。


四、监测与效果评估

1. 过程监控指标

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控制标准检测方法
ORP(氧化还原电位)实时>350mV(氧化性状态)便携式ORP仪
余氯每日1次<1ppmDPD比色法
异养菌总数每周1次<1×10⁵ CFU/mLR2A培养基平板计数
生物粘泥量每月1次<1mL/m²生物粘泥采集器测定

2. 效果判定标准

  • ✔️ 有效:投加后48小时内异养菌数下降≥90%,生物粘泥量减少>80%;

  • ❌ 失效:72小时后细菌数回升至处理前的70%以上,需更换药剂种类;

  • ⚠️ 异常:出现泡沫溢出、金属腐蚀速率突增(>0.1mm/a),立即终止投加并冲洗系统。


五、常见问题处理指南

1. 药剂失效怎么办?

  • 🔍 排查方向:是否因有机物过量消耗药剂?是否存在抗药性菌株?

  • 💡 解决方案:先进行机械清洗(超滤/活性炭吸附),再更换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组合。

2. 产生大量泡沫如何处理?

  • 🔍 原因分析:过量投加含表面活性剂的药剂;水中油污超标。

  • 💡 应急措施:立即停止加药→投加消泡剂(硅油类)→长时间排污置换。

3. 金属腐蚀加剧怎么办?

  • 🔍 关联因素:氯系药剂残留过高;缓蚀剂不足。

  • 💡 调整方案:降低氧化性杀菌剂频率;增加钼酸盐/硅酸盐类缓蚀剂投加量。


六、安全管理要求

  1. 储存规范:独立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热源和酸碱物质;

  2. 操作防护:配制时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气体;

  3.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眼睛接触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

  4. 废弃处置:过期药剂交由专业危废处理单位,禁止倒入下水道。


该方案通过科学的药剂组合、严格的流程控制及动态监测,可有效将微生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降低对系统的腐蚀性风险。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水质检测结果和设备状况动态调整,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效果评估和技术优化。


上一个:没有了

下一个:冷冻水的日常维护要靠那些药剂

热线电话:

扫描微信号

Copyright © 2025 廊坊北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4061793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