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冷冻水与循环水的药剂使用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系统特性、水质条件、处理目标及药剂组合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区别及关键分析:一、系统类型与水质基础差异冷冻水系统特点:多为密闭系统,补水通常为RO水(低硬度、基本不结垢),管道材质以碳钢为主。核心问题:微生物滋生、腐蚀控制为主,水垢风险较低。循环水系统分类:包含密闭式(类似冷冻水)和敞开式(如冷却塔)两类。水质特征:敞开式系统使用自来水,易结垢且蒸发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密闭式则接近冷冻水特性。复杂性:需同时应对腐蚀、结垢、微生物及悬...
冷冻水系统中使用的杀菌灭藻剂需根据其特性及系统需求进行科学应用,以下是具体指导要点及关键注意事项:选型与适用场景优先选择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原因:非氧化性药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实现杀菌,对金属管道腐蚀性较低,尤其适用于碳钢管道材质的冷冻水系统。典型成分:季铵盐类、异噻唑啉酮等复合制剂,兼具渗透性和剥离粘泥的能力。优势:不受水中还原物质影响,pH适应性强,且对附着在管道壁的生物粘泥有剥离作用。使用方法与剂量控制常规投加剂量基础杀菌:一般投加剂量为50-100mg/L;若需强化...
杀菌灭藻剂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各种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循环水系统微生物滋生等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例如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使用,可以防止微生物黏泥的形成,提高换热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常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易于储存和运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通过简单的投加方式将药剂加入到水中,操作较为便捷。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投加剂量,以达到杀菌灭藻效果。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水体环境和应用场合。无论是工业循环水、污水处理、游泳池水,还...
抑尘剂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机制,有效抑制粉尘颗粒的扩散和飞扬。其工作原理因成分和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目标是将分散的粉尘颗粒固定或转化为稳定的形态。以下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一、物理作用吸附与团聚抑尘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淀粉衍生物)或表面活性剂,能通过范德华力、静电吸附等作用,将微小的粉尘颗粒(PM2.5、PM10)团聚成较大的颗粒。团聚后的颗粒质量增大,沉降速度加快,减少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形成保护膜喷洒后,抑尘剂在物料表面(如土壤、矿石、路面)形...
抑尘剂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机制,有效抑制粉尘颗粒的扩散和飞扬。其工作原理因成分和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目标是将分散的粉尘颗粒固定或转化为稳定的形态。以下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一、物理作用吸附与团聚抑尘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淀粉衍生物)或表面活性剂,能通过范德华力、静电吸附等作用,将微小的粉尘颗粒(PM2.5、PM10)团聚成较大的颗粒。团聚后的颗粒质量增大,沉降速度加快,减少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形成保护膜喷洒后,抑尘剂在物料表面(如土壤、矿石、路面)形...
抑尘剂作为一种用于控制扬尘污染的化学或生物制剂,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既可能带来积极效益,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环境影响:一、正面环境效应改善空气质量通过抑制粉尘颗粒(如PM2.5、PM10)的扩散,显著降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减少雾霾和呼吸道疾病风险,尤其在矿山、建筑工地、公路等高粉尘区域效果明显。部分抑尘剂(如吸湿性盐类)可吸附水分子,加速粉尘沉降,进一步净化空气。促进生态修复土壤改良:部分生物基抑尘剂(如淀粉、木质素类)降解后可转化为土壤有机质,...
一、稀释方法按比例兑水例如:若粉尘量大或需快速成膜,可提高浓度(如1:50);日常道路抑尘可用较低浓度(如1:100)。常规稀释比例:通常为1:50~1:200(1份抑尘剂:50~200份水),具体比例需根据抑尘剂类型、粉尘密度及环境条件调整。操作步骤:在容器中加入清水(建议用温水,尤其在低温环境下);缓慢倒入抑尘剂并持续搅拌,避免结块;静置5分钟,确保溶解后再使用。特殊场景调整矿山/重度粉尘区:可增加浓度至1:30~1:50,或重复喷洒2~3次;生态修复区域:稀释后可混合草...
环保抑尘剂是一种专为控制扬尘污染而设计的环保产品,其使用效果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对环保抑尘剂使用效果的详细解析:一、核心抑尘效果高效除尘能力:环保抑尘剂能有效吸附空气中2.5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抑尘效率可达98.7%。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将尘埃团聚成大颗粒,并在物料表面形成硬化壳保护层,防止粉尘再次“飞舞”。快速成膜与持效时间:在环境温度15℃以上时,抑尘剂喷洒后36小时即可形成硬壳防护层,道路抑尘效果持续3-7天,土地抑尘效果长达60-90天。二、环保特性无二次污染...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