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S CNTER以下是关于环保阻垢剂使用配比的通用指南,适用于反渗透(RO)、循环冷却水、锅炉水等系统。具体配比需根据水质、设备类型和阻垢剂成分调整,建议通过试验确定优良方案。
相关文章
ARTICLES以下是关于环保阻垢剂使用配比的通用指南,适用于反渗透(RO)、循环冷却水、锅炉水等系统。具体配比需根据水质、设备类型和阻垢剂成分调整,建议通过试验确定优良方案。
聚天冬氨酸(PASP)
特点:生物降解性好,无磷,适合环保要求高的场景。
适用系统:反渗透、循环冷却水、锅炉水。
聚环氧琥珀酸(PESA)
特点:耐温性好,抑制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
适用系统:高温循环水、反渗透。
改性聚羧酸盐(如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特点:分散性强,适合高浊度水质。
适用系统:反渗透、纳滤、超滤。
硅酸盐类(低毒配方)
特点:低成本,需控制pH防止硅垢。
适用系统:低压锅炉、冷却水(需谨慎)。
典型浓度:2~8 ppm(即2~8 mg/L),根据原水硬度调整。
示例:
原水硬度<200 ppm(以CaCO₃计):投加量3~5 ppm。
原水硬度>300 ppm:投加量5~8 ppm,或联合软化预处理。
液体阻垢剂:10~50 ppm(连续投加),补充水量按5~10 ppm计算。
固体阻垢剂:1~5 ppm(需溶解后投加)。
低压锅炉:5~15 ppm(根据给水硬度调整)。
中高压锅炉:需联合除氧剂,阻垢剂浓度≤10 ppm(避免泡沫)。
水质参数
硬度(Ca²⁺、Mg²⁺):硬度越高,阻垢剂用量越大。
碱度(HCO₃⁻):高碱度水需增加投加量,防止碳酸钙结垢。
硅含量(SiO₂):硅酸盐易形成胶状垢,需专用抑制剂(如PESA)。
pH值:优良范围6~9,酸性或碱性过强需调整配方。
系统运行条件
温度:高温加速结垢,需提高阻垢剂浓度或选用耐高温型(如PESA)。
流速:低流速区域(如死角)易结垢,需加强投加或物理清洗。
药剂协同
与缓蚀剂、杀菌剂配合时,需避免化学反应(如氯系杀菌剂分解阻垢剂)。
分阶段投加,间隔时间≥1小时。
稀释与混合
液体阻垢剂按1:10~20比例用清水稀释,搅拌15分钟至溶解。
固体阻垢剂需配制成5%~10%溶液后投加,避免未溶解颗粒堵塞管道。
投加点选择
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前,确保药剂充分混合。
循环水系统:补水管或集水池,均匀分散。
监测与调整
每日检测进水硬度、pH、电导率;每周测LSI(朗缪尔结垢指数)。
若浓水侧结垢,增加投加量或结合酸洗(如柠檬酸)。
操作安全
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泄漏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废液按当地环保要求处理。
环保处理
排放前中和pH至6~9,稀释至安全浓度(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优先选择无磷、可降解配方,减少生态影响。
案例:反渗透原水硬度为250 ppm(以CaCO₃计),如何确定阻垢剂投加量?
根据经验公式:投加量(ppm)= 硬度(ppm)× 0.02~0.03。
计算:250 × 0.02~0.03 = 5~7.5 ppm。
实际投加6 ppm,监测浓水侧LSI值是否<0(无结垢风险)。
核心原则:根据水质动态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推荐步骤:小试→中试→全面投加,定期复盘优化。
环保优先:选择无磷、低毒、可降解成分,减少环境负荷。
具体配比需结合水质检测报告和设备厂商建议,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调试。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