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S CNTER消泡剂固含量应用场景与固含量选择高固含量(>50%):适用场景:工业废水处理、造纸、油田钻井等需高效消泡的场景。优势:少量即可快速消泡,降低运输成本。中低固含量(10%-50%):适用场景:涂料、洗涤剂、食品加工等需兼顾抑泡和分散性的场景。优势:易稀释,减少残留风险,适合精细化工。
相关文章
ARTICLES消泡剂的固含量是指消泡剂产品中有效固体成分(如活性物质、载体、助剂等)占总质量的百分比,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它是衡量消泡剂浓度和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消泡效率、用量及成本。以下是关于消泡剂固含量的详细说明:
定义:固含量 = (消泡剂中固体成分质量 / 消泡剂总质量)× 100%。
意义:
高固含量:活性成分浓度高,消泡效率高,单位用量少,但可能粘度大、分散性差。
低固含量:活性成分稀释,需加大用量,但更易分散,适合低泡或温和场景。
消泡剂类型 | 常见形态 | 固含量范围 | 特点 |
---|---|---|---|
有机硅类 | 液体、乳液、粉体 | 10%-60% | 高效消泡,耐高温,低固含量乳液更易分散 |
聚醚类 | 液体、粉体 | 20%-80% | 抑泡性强,高固含量适合工业场景 |
矿物油类 | 液体 | 30%-90% | 低成本,高固含量但环保性较弱 |
非硅改性类 | 液体、粉体 | 15%-50% | 兼顾效率与环保,中等固含量 |
复合型(如硅+聚醚) | 液体、乳液 | 10%-40% | 平衡性能与分散性,低固含量更稳定 |
配方设计:活性成分(如硅油、聚醚)占比越高,固含量越高。
载体与助剂:为改善分散性或稳定性,可能添加水、醇类溶剂或乳化剂,降低固含量。
形态差异:
液体消泡剂:固含量较低(10%-50%),含大量溶剂或水。
粉体消泡剂:固含量高(50%-90%),多为吸附在载体(如二氧化硅)上的活性成分。
浓缩型产品:超高分子量或浓缩配方,固含量可达70%以上。
高固含量(>50%):
适用场景:工业废水处理、造纸、油田钻井等需高效消泡的场景。
优势:少量即可快速消泡,降低运输成本。
中低固含量(10%-50%):
适用场景:涂料、洗涤剂、食品加工等需兼顾抑泡和分散性的场景。
优势:易稀释,减少残留风险,适合精细化工。
特殊需求:
食品/医药级:固含量低(10%-30%),确保安全性和溶解性。
高温环境:高固含量硅油(>60%),避免挥发导致失效。
兼容性:高固含量产品可能因粘度过高导致分散不均,需根据体系粘度选择。
储存稳定性:低固含量乳液更易分层,需添加稳定剂或定期搅拌。
经济性:高固含量产品单价高,但用量少,综合成本可能更低。
消泡剂的固含量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权衡效率、成本和安全性。例如:
工业水处理:选择高固含量(50%-70%)有机硅或聚醚类消泡剂。
家居清洁剂:选择中低固含量(20%-40%)非硅消泡剂,避免残留。
特殊工艺(如MVR蒸发器):需定制高固含量(>60%)耐高温消泡剂。
如需精准匹配,建议通过实验测试不同固含量产品的消泡效果和兼容性。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