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是一种专为高温环境设计的化学试剂,能够在高温(通常≥250℃)及强酸强碱条件下有效消除泡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温工艺环节。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汇总:
一、定义与主要成分
定义:高温耐消泡剂通过快速渗透泡沫表面,破坏泡沫结构,并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消泡性能。
主要成分:以有机硅、聚醚、脂肪醇、酰胺等为核心成分,部分产品辅以聚醚改性硅或烃类化合物增强性能。例如,含99%有效成分,添加量仅0.001-0.03%即可生效。
二、类型与特点
类型:分为液体和粉剂两种,适用于水性或油性体系。
特点:
超高耐温性:可在250℃甚至300℃环境中稳定消泡。
化学稳定性:耐受强酸(pH 2)、强碱(pH 14)及高剪切力,不与起泡体系反应。
高效低耗:固含量高、用量少,消泡快且抑泡时间长。
无残留:改进传统硅类消泡剂易残留硅斑的问题,避免影响产品外观。
三、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
其他领域:发酵工艺、活性污泥系统、油田钻井等环境。
四、选型与使用注意事项
选型依据:
使用规范:
添加前充分搅拌确保均匀分散。
定期监测消泡效果,调整用量或更换型号。
避免与酸性或碱性物质直接混合,建议分批加入。
五、存储与安全性
储存条件:需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处,远离高温和阳光直射。
安全提示:使用时配备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若误触皮肤需立即用清水冲洗。
总的来说,高温耐消泡剂通过优化配方和特殊工艺设计,解决了传统消泡剂在高温、强腐蚀环境下失效的问题,成为纺织、化工、石油等领域生产助剂。其选型需结合具体工艺参数,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以大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