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工厂冷却水系统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场景,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一、按循环方式分类直流式冷却水系统特点:水一次性通过系统,不循环使用,直接排放。适用场景:水源充足、排放条件好且对水质要求低的场合(如靠近江河的工厂)。缺点:耗水量大,运行成本高,易造成资源浪费。循环式冷却水系统封闭式循环系统:水在密闭管道中循环,不与大气接触,通过换热器间接冷却(如冷水机组)。敞开式循环系统:水通过冷却塔与空气接触,部分蒸发散热(如常见的冷却塔系统)。特点:水循环使用,通过冷却设备降温后重复利用...
阻垢剂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是保障设备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以下是关于阻垢剂在冷却水系统使用中的综合解析:一、阻垢剂的作用机制抑制晶体生长:阻垢剂通过干扰水中钙、镁等成垢离子的结晶过程,阻止晶体正常生长,使其形成细小分散的颗粒,而非附着在设备表面的垢层。分散稳定作用:阻垢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和多元共聚物能将已形成的微小晶粒分散在水中,避免聚集成垢。缓蚀协同保护:部分阻垢剂复合缓蚀成分(如有机膦酸盐),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减缓腐蚀速度,实现防垢与防腐的双重效果。二、阻...
循环水除垢剂的使用比例需根据系统规模、水垢厚度、水质硬度等因素调整,以下是通用参考方案:一、标准使用比例全系统清洗示例:1吨循环水需加入6.7~10公斤除垢剂。稀释比例:1:100~1:150(药剂:水)适用场景:轻度至中度水垢(碳酸盐为主),常规冷冻水或冷却水系统。主机/换热器单独清洗示例:1吨水需加入33~67公斤药剂。稀释比例:1:15~1:30(药剂:水)适用场景:主机结垢严重或需重点处理。二、调整比例的影响因素水垢厚度垢厚>1mm或硬质水垢(如硫酸盐垢):按上限比例...
一、机械类故障水泵问题轴承损坏:振动大、噪音异常,严重时泵体发热甚至卡死。叶轮磨损/气蚀:流量减小、扬程不足,伴随异响。机械密封漏水:泵体与电机连接处渗漏,可能导致系统缺水。管道与阀门故障管道堵塞:水垢、锈渣或微生物黏泥堵塞,表现为局部水流变小或不通。阀门失效:无法正常开闭(如电磁阀线圈烧坏),导致流量失控或系统压力异常。管道腐蚀/泄漏:尤其是焊接口或丝扣连接处,因水质差或共振导致渗水。冷水机组故障压缩机过热:冷冻油劣化、润滑不足或回气过热度低,导致高压保护。蒸发器/冷凝器换...
使用冷冻水除垢剂需遵循规范流程,以确保安全高效清除水垢并保护设备。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使用前准备系统检查关闭冷冻水系统电源,排空系统内的水,清理过滤器和滤网,去除杂物。若系统曾使用杀菌灭藻剂,需先用清水冲洗至无残留。药剂配比根据系统规模,按1:100~1:150的兑水比例稀释除垢剂(例如:1吨水加入6.7~10公斤药剂)。若污垢严重,可提高浓度或分多次投加(间隔25~35分钟,分3~4次加入)。二、投加与循环清洗投加方式通过外接水泵或循环泵将稀释后的药剂均匀注入...
冷冻水除垢剂的成分因产品类型和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基于酸类、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复合配方设计,以满足除垢效率和金属防护的双重需求。以下是其核心成分及作用:一、主要活性成分有机酸乙酸(HAC):是一种绿色高分子化合物,通过螯合水中的Ca²⁺、Mg²⁺等离子,阻止水垢形成,并能渗透分解老垢。柠檬酸、氨基磺酸:温和型有机酸,对不锈钢、铜等金属腐蚀性低,适用于冷冻水系统换热设备。无机酸盐酸(HCl)、硫酸(H₂SO₄):强效除垢成分,可快速溶解碳酸盐类水垢,但需配合缓蚀剂使...
一、使用前准备系统检查与排水关闭冷冻水系统电源,排空系统内的水,并清洗过滤器及滤网,去除杂物。重新注满清水,为后续投加药剂做准备。药剂选择与配比根据系统规模,按1:100到1:150的兑水比例稀释除垢剂(如1吨水加入6.7-10公斤药剂)。若污垢严重,可适当提高浓度或分多次投加(如间隔25-35分钟分3-4次加入)。二、投加与循环清洗投加方式通过外接水泵或循环泵将稀释后的除垢剂均匀注入系统,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设备腐蚀。初次投加后,需持续监测循环水中的反应状态(如颜色变化)。...
有机酸除垢剂的化学原理主要基于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有机酸与水垢中的金属盐(如碳酸钙、硫酸钙等)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从而实现除垢目的。以下是具体原理及反应机制:1.酸性溶解反应(核心化学原理)有机酸(如柠檬酸、氨基磺酸、草酸等)与水垢中的无机盐(如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二氧化碳和水。典型反应如下:碳酸钙(CaCO₃)与柠檬酸反应:CaCO3+2C₆H₈O₇→Ca(C₆H₅O₆)₂+CO2↑+H2OCaCO3+2C₆H₈O₇→Ca(C₆H₅...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