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确保供暖/循环水系统已正常运行,无严重漏水或堵塞问题。
✔️ 清理系统中的杂质(如铁锈、泥沙),避免影响药效分散。
⚠️ 若系统长期未清洗,建议先冲洗管道后再投加药剂。
🔍 根据系统类型(封闭式/开放式)、水质硬度及需求功能(仅异味警示 or 兼具阻垢/防腐)选择合适的产品规格。
📌 例:高硬度水质需选用含螯合剂成分的复合配方。
🧤 穿戴橡胶手套、护目镜、口罩(防止粉尘/挥发气体吸入)。
🔧 准备量杯、搅拌棒、漏斗、储液桶(用于稀释液体剂型)。
计算初始剂量
💡 通用公式:每吨系统水添加X克药剂
(参考产品说明书,常见范围50-200g/t)。
📝 例:系统总水量10吨 → 需投加500-2000g药剂。
溶解与混合
固体剂型:将称量的药剂缓慢加入温水中(≤40℃),持续搅拌至溶解,形成均匀溶液后倒入系统补水口。
液体/乳状剂型:可直接通过计量泵或手动倾倒入补水管路,同步开启循环泵促进混合。
全系统循环渗透
⏳ 投加完成后,保持循环泵运行至少2小时,使药剂充分扩散至整个管网。
⏰ 按比例动态补充:每次向系统补水时,按相同浓度同步添加药剂。
🔗 例:补水量为1吨 → 同步添加对应剂量(如100g/t)。
📊 建立台账记录每次补水量与加药量,便于追溯异常消耗。
情况 | 解决方案 | 备注 |
---|---|---|
突发大量失水 | 立即加倍剂量补加,并排查泄漏点 | 短期提升气味强度助定位 |
低温环境 | 改用耐低温型产品,防止结晶析出 | 提前咨询供应商适用温度 |
多系统串联运行 | 在主循环泵入口单独设置加药点 | 避免交叉污染其他子系统 |
嗅觉巡检法:沿管道走向行走,重点检查阀门、法兰连接处、穿墙套管等易漏部位,闻到明显异味即表明该处存在渗漏。
荧光示踪辅助:部分产品含荧光因子,可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可疑区域,呈现亮蓝色荧光即为漏点。
监测项 | 正常范围 | 异常表现 | 应对措施 |
---|---|---|---|
水中余味浓度 | 轻微可感知 | 无明显气味/过于刺鼻 | 调整加药频率/更换剂型 |
系统压力波动 | ±0.1bar以内 | 频繁降压→升压 | 结合电子检漏仪定位 |
水质透明度 | 清澈透明 | 浑浊或有悬浮物 | 增加排污频次 |
🗓️ 每月例行工作:
检测锅炉/换热器进出口温差,评估阻垢效果;
清理Y型过滤器,观察截留物中是否有药剂结晶颗粒;
校准自动加药设备的计量精度。
Q1: 为什么加了药还是有用户偷水?
→ A: 可能原因:①剂量不足导致气味弱化;②采用耐高温香精掩盖了臭味;③需配合机械锁闭阀+监控摄像头形成双重威慑。
Q2: 会不会腐蚀管道?
→ A: 正规产品均通过缓蚀试验,对金属腐蚀性<0.01mm/a,反而能减缓氧腐蚀。但铜制部件需谨慎,建议先用小样测试。
Q3: 停暖期间需要保留药剂吗?
→ A: 非采暖季建议排空系统并冲洗,残留药剂可能滋生微生物。重新注水前需重新投加。
☠️ 严禁以下行为:
与其他酸性清洁剂混存/混用(可能释放有毒气体);
直接向下水道倾倒废弃药液;
儿童接触包装容器(部分产品含诱食剂成分)。
🚿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眼睛溅入: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就医;
误服:饮用牛奶保护胃黏膜,尽快催吐并送医。
通过规范操作和持续监测,防丢水剂可将盗水率降低,同时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建议结合智能水表数据对比分析,进一步优化用药方案。
上一个:如何使用防丢水剂进行节水?
下一个:防丢水臭味剂使用介绍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