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确定反渗透阻垢剂的用量需结合水质条件、系统参数及阻垢剂类型,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
水质参数
硬度(以CaCO₃计):钙镁离子浓度越高,阻垢剂用量越大。
碱度(HCO₃⁻、CO₃²⁻):高碱度易导致碳酸盐结垢,需增加用量。
pH值:酸性或碱性过强可能影响阻垢剂效果。
温度:水温每升高10℃,结垢风险显著增加,需提高投加量。
特殊离子:铁、锰、硅等易结垢物质需额外关注。
系统参数
回收率:高回收率系统浓缩倍率高,需更多阻垢剂。
水流速度:低流速区域易结垢,需适当增加用量。
膜类型:不同膜材质对结垢敏感度不同(如苦咸水膜需更高剂量)。
阻垢剂类型
无机阻垢剂(如六偏磷酸钠):适用于低硬度水质,投加率通常为1-3 ppm。
有机阻垢剂(如有机膦酸盐、聚丙烯酸):适用广谱场景,投加率通常为2-8 ppm。
复合型阻垢剂:针对高硬水或复杂水质,投加率可能达5-15 ppm。
必测指标:
钙硬度(Ca²⁺)、镁硬度(Mg²⁺)
总碱度(HCO₃⁻ + CO₃²⁻)
pH值、水温、电导率
铁(Fe)、锰(Mn)、硅(SiO₂)等(如存在)
工具:水质检测试剂盒或第三方检测报告。
根据水质硬度和结垢风险选择:
低硬度水(<150 mg/L CaCO₃):无机阻垢剂(如聚磷酸盐)。
中高硬度水(150-500 mg/L CaCO₃):有机膦酸盐(如HEDP、PBTC)。
高硬/高碱/高温水:复合型阻垢剂(如有机膦酸盐+聚丙烯酸)。
公式:
示例:
处理水量:10 m³/h(即10吨/小时)
水质硬度:300 mg/L(CaCO₃计)
阻垢剂投加率:5 ppm(产品推荐)
计算:(即每小时投加50克)。
增加用量的场景:
硬度 > 300 mg/L 或碱度 > 200 mg/L
水温 > 30℃ 或系统回收率 > 75%
存在铁、锰、硅等结垢风险物质
减少用量的场景:
已预处理(如软化或超滤)降低硬度
短停留时间或高湍流度系统
小试试验:
取现场水样,按不同剂量(如3ppm、5ppm、8ppm)添加阻垢剂,模拟运行24小时,观察结垢情况。
在线监测:
使用浊度计、压力表监测膜污染速率,调整投加量。
定期检查膜元件,若发现结垢则增加剂量。
水质参数:
硬度:450 mg/L(CaCO₃计)
碱度:250 mg/L(HCO₃⁻)
水温:25℃
处理水量:5 m³/h
步骤:
选择阻垢剂:复合型有机膦酸盐(推荐投加率6-10 ppm)。
理论计算:。
调整用量:因硬度较高,初始投加9 ppm(45 g/h),运行1周后检查无结垢,优化至7 ppm(35 g/h)。
过量风险:
过量投加可能导致膜污染(如有机污染物吸附)或微生物滋生。
建议按产品说明书上限的80%-90%初始投加,逐步调整。
投加方式:
连续投加:通过计量泵注入反渗透进水管路,确保混合均匀。
点投:在高压泵前投加,避免被膜截留。
兼容性:
避免与氧化性杀菌剂(如氯)同时投加,防止化学反应。
注意与其他药剂(如絮凝剂、酸碱调节剂)的协同效应。
温度影响:
夏季高温时,需将投加量提高10%-20%以补偿热效应。
水质条件 | 阻垢剂类型 | 推荐投加率(ppm) |
---|---|---|
低硬度(<150 mg/L)、低温 | 无机阻垢剂 | 1-3 |
中硬度(150-300 mg/L)、常温 | 有机膦酸盐 | 3-5 |
高硬度(>300 mg/L)、高温 | 复合型阻垢剂 | 5-15 |
含铁/锰/硅等复杂水质 | 专用阻垢剂 | 8-20 |
通过以上步骤,可精准确定阻垢剂用量,平衡结垢风险与成本。建议定期复测水质并优化投加方案,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下一个:阻垢使用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